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园外信息 > 内容

简论幼儿园的园本特色课程开发

发布者:干立红 日期:2019-03-18 访问次数:584

简论幼儿园的园本特色课程开发

黄树生*

  校本课程开发(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BCD)肇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英等国,是菲吕马克和麦克米伦(Furumark & MacMillan, 1973)在爱尔兰阿尔斯特大学召开的国际课程研讨会上提出的概念。目前已成为中国课程改革实验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理念和发展趋势。

美国著名课程论专家马什(Marsh et al, 1990)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强调教育(课程)决策权下放的口号,是一个重视师生共享决定、共同建构学习经验的教育哲学,也是一门需要课程领导等组织变革的技术。[1]更多的学者,如艾格莱斯顿(J., Eggleston, 1980)、斯基尔贝克(M. Skilbeck, 1976)和台湾省黄政杰(1985)等,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为改善本校的教育品质,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校的课程需求为基础,以社会为背景,透过中央、地方与学校三者权力责任的再分配,由学校教育人员结合校内外资源与人力,主动自发负责学生学习方案规划、设计、实施和评价的过程/活动。[2]

在课程文化转型中追求每一位学生的生命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发展,这是中国第八次课程改革实验的核心理念。当课程领域由“技术理性”的支配转向“实践理性”和“解放理性”的时候,课程就成为教学主体(教师和学生)的经验、成为主体合作建构出的自己的“意义”,这时,教师和学生就不只是课程实施者,更主要的是课程开发者,“校本课程开发”就成为一个自然的过程。[3]斯基尔贝克(1984)说:“课程开发的最好场所即是学习者与教师的相处之所。”[4]因此,校本课程开发又称为“基于现场”(site-based)开发的课程。

2001年实施新课程改革实验以来,我国早期教育领域和其他学段的教育一样非常重视培养幼儿园教师的课程意识,确认幼儿园教师是园本课程开发(kindergarten-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KBCD)的主力军,他们的专业素质和责任意识是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两大法宝或根基,正如课程论专家马什(CMarsh)所说:“教师的主动参与是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一个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可以说是校本课程开发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当然,在园本课程开发的实践过程中,大多数幼儿园引进课程专家支持,并借鉴园内外成功的幼教经验,运用教研共同体智慧合作研制园本课程,最后通过专业引领和教育反思的形式进一步修订教材,在实践中完善园本课程。

中国特色的园本课程总体上属于“综合课程”(integrated curriculum)的范畴,其课程目标有效地综合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5]中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领域活动目标,课程内容吸纳了本园的教育传统、科研成果和历史经验;从课程取向来说,它有意识地运用多领域知识观或多种方法论去考察和探究一个中心主题或问题。按课程中心主题/问题源于①学科知识,或②社会生活现实,或③学生自身的需要、动机、兴趣、经验,即为“学科本位综合课程”(或“综合学科课程”)或“社会本位综合课程”或“经验本位综合课程”(或“综合经验课程”或“儿童本位综合课程”)三种基本类型的综合课程。

一般说来,在新课程改革实验背景下的园本课程创新开发与以往传统课程的理解性实施相比较,具有如下五个显著特点:

1、园本课程开发主体的民主性。幼儿园的园本课程的开发充分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参与,园长、教师、课程专家、幼儿及家长和社区人员都参与园本课程开发的过程,非常尊重幼儿监护人的决策权。如教师欲组织一次园外远足考察活动,必须事先征求幼儿监护人的意见,否则不能带这个小孩子出去。

2、园本课程开发主题的灵活性。园本课程鼓励家长和社会人士参与幼儿园的特色课程建设,并在现场实施中根据教育情境或条件可以对课程进行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和新编。同时,园本课程的开发使幼儿园、家庭、社区、社会紧密连在一起,促进了特色课程的多样化和乡土化。如无锡市鸿山中心幼儿园地处吴文化发源地和泰伯古陵,因此着力开发“吴凤雏燕”园本特色课程。地处古运河之畔的南长区中心幼儿园则开发“古运风韵”园本特色课程。

3、园本课程开发文化的时令性。综合课程在早期教育中占有较为突出的地位,幼儿教师也常常根据适切儿童成长的教育机会,整合课程资源优势,从选择合适的课程或者将跨领域的课程进行重新设计。教师有时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对课程以专题的形式进行拓展性编排,如民族节庆活动、迎奥运、国际日教育等等,形式多样,既适合幼儿的特点又联系幼儿周围生活环境,深受教师、家长、幼儿的欢迎。

4、园本课程开发资源的生活性。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幼儿的生理特点和学习能力决定了幼儿园的课程必须是与幼儿的外界生活情境相关联的,幼儿总是在与周围环境的人、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但是,作为园本课程的幼儿生活是主题规划的,幼儿园园本特色课程只有用整体的科学构想、网络状的立体结构和合理的层次设想才能实现其整体性的教育效果。如基于儿童生活环境的“幼儿经历课程”的内容必须是具体的、可感知的,它富含了发展幼儿运动技能、认知和情感的机会。

5、园本课程开发内容的独特性。课程选择是众多幼儿园普遍进行的园本课程决策行为。古希腊哲学家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幼儿园的教育哲学思想和办园宗旨可能迥然各异,师资条件和教育资源存在千差万别的特点,因此开发出来的园本课程各有与众不同的特点,外显为幼儿园的办园特色。同样是知名的江苏省示范幼儿园,同样是开发关于幼儿经历教育课程,无锡市实验幼儿园基于《基于幼儿成长需要的“经历学习”的研究》课题开发的特色课程和无锡市前洲中心幼儿园以《幼儿园生活经历课程》研究,课程目标、主要内容和主题活动就不是一个重合的概念。前者把孩子的生活经历当成课程来源,提出“经历学习”,旨在回归幼儿的学习本质;后者则将课程目标设定在为了每一个儿童的成长需要,设计30种经历体验主题,旨在幼儿的“经历学习”中达成个性化的意义建构。

因此,这种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开发的富有鲜明个性的园本特色课程,主要地应用于本园幼儿的教育之用,大多体现了内涵文化性、教育选择性、游戏趣味性和生活体验性等基本特质。当然,有一些符合幼儿教育科学规律、活动方案设计规范的优秀园本课程走出原创开发的区域,被姊妹幼儿园参考借鉴,甚至跨出国门的教材也不在少数。

幼儿园的教育个性在园本特色课程中生长。从教育理念上看,区别于幼儿园一般的园本课程,特色课程是早期教育品牌的核心,园本特色课程是幼儿园品牌建设的解决方案,是塑造强势的文化价值观的必需。国外成熟的幼教领域的规律显示:幼儿园必须走品牌经营的道路才能提高教育竞争力,提升专业知名度,才能不断地发展壮大。

那么,幼儿园应该如何建设园本特色课程呢?笔者以为,开发主体要实事求是分析幼儿园的课程条件,充分考虑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开发主体要有科研素养

幼儿园要与早期教育机构和专家保持紧密的专业联系,教师应该懂得幼儿心理,理解儿童的行为,充分尊重孩子好动、爱玩、好奇心强的这些特性,而不是为了一些表面化的学习目标,去违背甚至去扼杀孩子的这些天性。

未来的课程设计应该会越来越借助新的技术和新的教育理论,越来越强调互动性。新技术应用诸如技术机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瑞吉欧教学理论等。幼儿园教师要有与时俱进的国际化早期教育知识视野,具备有园本课程开发能力,主题活动设计及其教育方法符合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互动性的课程设计不但形式上更加能够吸引孩子,而且也更有利于孩子发展多方面的能力,包括沟通协作能力,自我情绪控制能力等,因而是更加有机的教学过程。小学化的、机械化的训练项目被淘汰,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其次,特色课程要有基础资源

特色课程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才资源,前者一般是指幼儿园情境、社区生活环境及其具有课程价值的材料资源,后者更强调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内涵和教育技术资源。课程资源是特色课程建设的基本前提和充要条件。《纲要》指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拓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为幼儿园根据自己的实际开发园本课程提供了理论和政策依据。有的幼儿园的园本特色课程即是根据园所特色物质资源开发的,如幼儿竹艺、山村草编等;有的课程是根据教师个人爱好或特长素养开发出来,如双语艺术课程、创意美术、中国结等;有的幼儿园两者兼而有之,如“吴凤雏燕”特色课程、幼儿锡剧等。

第三,特色课程要有差异优势

特色课程的差异优势首先反应在品牌理念。从某种意义上讲,品牌经营就是不断地挖掘自己和竞争对手之间的差异,并且把这种足够的差异优势让大家都看到并且获得大家的认可与接受。这种差异并非简单地体现在幼儿园名字或课程名称上,反映在特色课程内容中,体现在办学特色上。早期教育的趋同效应往往反映出办园主体对幼儿教育本身的研究还不够深,视野还不够开阔。

特色课程的差异优势还反映在课程内容中。将来的课程应该会越来越重视儿童的个体差异性。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自己的孩子既有天赋领域,也有不足之处。所谓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多元智能在国内现在非常受家长重视,其实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家长渴望更多地了解自己的孩子,不光是了解自己孩子的天赋,他们还希望了解自己孩子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据调查,85%以上的被访家长对个性化的针对自己孩子能力特点的课程非常感兴趣。

第四,特色课程要考虑市场接受

选择特色课程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克服无所是从的“跟风”感觉。中国幼儿教育的发展,必然朝着科学、理性的方向发展,肤浅的,急功近利的东西,正在逐步被淘汰。诸如珠心算、识字教育和数学运算之类的小学化的课程正在淡出人们的视线,就是一个明证。

学前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基础,家长对子女成才的期望寄托了他们对自己人生道路遗憾的弥补心理。因此,特色课程的目标和内涵必须追求幼儿的健康发育、智力潜能开发、道德礼貌成长、文化素养的启蒙等等,从而符合后续教育和社会市场的需求,获得专业认可和支持。

最后,特色课程必须要有评估体系

这个评估体系要能定量地评估课程实施的效果,其核心是一个对孩子能力的评测系统。美国各州教育委员会制定各种各样的幼儿发展评估系统,大部分评估系统都有定量的成分,而国内的评估更多是靠观察和经验,而且大部分是定量的评测,还有很多的不足。

特色课程的评估应系统思考,科学设计,更多强调形成性发展评价,主要应在课程主题活动过程中操作,从儿童的视角激励进步。评价主体和工具也应该是多元参与性的,如幼儿询问、教师评价、家长反馈、社区访谈、园所考核等。因此,如果一个课程能够有一个相对成熟的评估系统,应该是一个非常好的信号。

幼儿园的园本特色课程体系一般由课程目标(总目标和分级目标)、教育建议、课程模块、主题活动和教育评价等五大部分有机整体架构。其中,主题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是最能体现特色课程内涵品质的关键要素,也是衡量一个幼儿园教师专业水准的重要标志。

园本特色课程开发的工作思路通常是这样的:在新课程改革实验的背景下认真学习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纲要》精神为引领,审慎确定幼儿园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之路,调研并发掘本园或本区具有儿童教育价值的课程资源优势,科学分析儿童的生理发育、心理特点和成长需要,以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为平台,以园本特色、教育时令或文化节庆为经纬设计主题活动,自主完成幼儿园的园本特色课程开发。

幼儿园的园本特色课程的开发程序和创作流程,参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 1979[6]和斯基尔贝克(1984[7]的校本课程开发程序可分为:进行情境和资源分析,进行儿童学习分析,制定课程一般目标和特殊目标,编制课程方案,课程的解释与实施,课程的追踪与重建等六个步骤。

1、进行情境和资源分析。充分调研和分析幼儿园内外的课程资源和教育情境。譬如本园教育的优势与劣势,社区资源的优势与劣势,教育行政人员的态度教,教师的专业经验、知识能力以及价值观与态度,现有课程的现状与优缺点以及校舍、教学设备等校内相关资源的配合,幼儿园所在的社区的价值观、家长的期望,等等。

2、进行幼儿及其背景分析。了解幼儿的年龄构成,身心发展、兴趣爱好、能力与需求,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知识与能力的准备等情况。

3、制定特色课程目标。根据上述两项分析结果,全面地考虑幼儿群体在未来社会中的社会角色和发展方向,从宏观上确立教育的价值或目的,课程后幼儿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等预期的具体结果,为课程方案的编制提供方向指导。

4、编制课程方案。根据课程目标,确立适当的教与学及其有效性评价的方法和工具,合理配置时间、设备与人员。所编制的课程方案应说明教学活动的具体设计、所需要的教材教具、人员的安排和分工,等等,这样才能利于课程方案的推行。

5、课程的解释与实施。这是幼儿接受课程的关键。教师以主题活动的形式把开发出的校本特色课程解释给幼儿。解释与实施包含了对新开发出的课程的最初评价、试验与推广等。

6、课程的追踪与重建。对课程本身进行评价,然后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修正与重建。课程评价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幼儿学习情况的评价,二是对课程本身的评价。

上述六个步骤虽然有逻辑上的顺序,但并不是线性的关系,而是在实际进行时可以以任何一点为起点,同时考虑每一步骤与其他步骤的配合。

主要文献:



*黄树生,博士,无锡市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江南大学兼职教授,研究方向为教学设计与课程论,学校文化策划。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以吴文化为内核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课题批准号:B-a/2008/02/031)。



[1] Marsh C. et al (1990). Reconceptualizing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he Falmer Press.

[2]张嘉育.学校本位课程发展[M].台北:师大书苑.199999

[3]张华.现代课程观与我国当前课程改革[EB/OL]http://hanbo.ci123.com/article_1563.html

[4][7] Skilbeck, M. (1984).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London: Harper & Row.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 OECD (1979).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OECD.



杭州市上城区三新幼儿园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浙B2-20090002  © 2006-现在 igrow.cn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杭州长河通信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