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度自主研修四个一---读书笔记:读《中班常规培养细则》有感
2012年度自主研修四个一---读书笔记
读《中班常规培养细则》有感
钟庆芳
中班年龄段的孩子是最喜欢说,最爱说的阶段,比较好动,在上课时比较爱插嘴,一些好动的孩子让我觉得上课常规上很难把握。阵对他们存在的共性问题我也自己反思,是我的问题所在,还是其他的客观原因呢,有一段时间,我感到很困惑。
班级的常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如果常规没有建立好,幼儿无法形成良好的习惯,教师也因为在组织个环节活动中要分散精力去维持秩序而影响活动的质量。读了《中班常规培养细则》很有感想,通过学习,让我领悟了很多。
在常规培养方面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及幼儿的表现,在以后的常规培养方面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教师做好榜样,规范言行举止。
幼儿好模仿、好学习,这为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规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俗话说:"言传身教",作为教师,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幼儿影响至深。他们不仅把周围的一切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还会像镜子一样在行动上有板有眼的表现出来。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必须时时、事事、处处规范自己的言行,检点自己的举止。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努力做好孩子的表率。不要自己喜欢的孩子放任自流,孩子会看在眼里。
二、教师探究教育教学方式方法。
常规要求应根据幼儿的情况分阶段提出。教师和幼儿可以坐在一起讨论制定规则,请幼儿发表他们自己的意见,提出恰当的规则,这样,他们就会乐意接受并遵守。
三、让孩子学习规范物品摆放。
教室的环境,应该便于孩子自我管理。物品摆放的位置要便于幼儿取放。可以在柜子上贴上和箩筐对应的标记,这样孩子不用老师提醒就能物归原处了。
四、在环境的创设上,体现它的教育有效性。
在有教育意义的环境中让幼儿自觉地、潜移默化地改变不良习性,以培养孩子喜欢学习、学会做人为基点,而认知应将其放在第二位,在教育方式上要立足于让孩子体会教师让他们这样做的快乐,对孩子产生的行为要留给他阐述的机会、留给他解释的机会,然后用学习内容去吸引他,使我们的教育完全是立足于去发展每个孩子,从而在孩子面前建立起自己的威信,建立起一定的秩序。
这样周而复始、循序渐进地进行,相信孩子们的常规一定会培养的很好,成为自然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