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天地 > 教育研讨 > 内容

中班幼儿音乐节奏感培养的实践与研究

发布者:管理员 日期:2008-10-03 访问次数:3018

中班幼儿音乐节奏感培养的实践与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打击乐是音乐世界里一个丰富的天地,这些在敲敲打打中流淌出的美妙音乐,不仅给幼儿带来了“乐”(乐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到了“乐”(打击乐音乐)之魅力。由于打击乐器的演奏主要使用大肌肉的动作,打击乐是最能被人类所掌握的乐器种类之一,也是现代社会幼儿最容易掌握、最深受幼儿喜爱的乐器。所以在幼儿园中开展打击乐活动是很有必要性的。但对幼儿进行打击乐教学必须在掌握节奏的基础上才能体现,所以我们在进行打击乐教学前先要从节奏教学入手。

根据以往的节奏教学中,我们老师对这方面不够重视,精常以掌握节奏技能为目标采取机械的模仿、反复地练习等方式让幼儿学习节奏,幼儿学起来很困难,兴趣不浓,即使一些幼儿掌握了,但对这种枯燥乏味地活动感到厌恶,许多幼儿在大班毕业时,还不能准确地拍出节奏卡上的简单节奏,音乐角中提供的节奏卡也常常无人问津。这也有悖于《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提出的:“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艺术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所以,对幼儿进行节奏训练时,要让幼儿真正体验节奏、喜欢节奏、表现节奏。

二、理论依据

1、奥尔夫音乐教育理论

奥尔夫指出:节奏使构成音乐德第一要素,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旋律的骨骼,节奏要素比旋律更重要、更基本。他强调:节奏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主张把音乐和动作结合起来训练,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并以此作为整个音乐教育的基础。

2、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理念

达尔克罗兹认为,音乐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基本要素是节奏,音乐与人的身体关系最为密切的部分也是节奏。每一个有生命的人都具有天生的节奏本能,而节奏的感觉又完全依赖于运动,不过需要诱发、培育,进而为音乐所用。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中班幼儿36人,女生12 人,男生24 人。

2、研究的内容

A、概念的界定

节奏是音乐最重要的构成因素之一。音乐可以没有曲调,不用乐音,但永远

离不开节奏。人类最初的音乐就是只有节奏或以节奏为主的。在现存的民间音乐里,也有只用打击乐器的音乐。这说明,离开有固定音高的音符,节奏本身就有巨大的表现力,就有独立的“节奏美”。这种情况下,节奏是音乐唯一的“生命线”。音乐依赖于节奏才能获得生命。没有节奏,也就没有了音乐艺术了。

B幼儿节奏乐的方法

幼儿节奏乐教学的方法主要有感知欣赏法、情感熏陶法、游戏练习法、正面鼓励法等。

C幼儿节奏乐教学的教育原则

幼儿节奏乐教学的原则主要有创造性原则、兴趣性原则、个性化原则。

四、研究的预期目标

培养幼儿良好的音乐节奏感,帮助幼儿初步掌握乐器演奏的一般知识和技能,培养幼儿基本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创造意识、创造能力、组织纪律性和责任感,让幼儿在节奏中感受音乐的美妙、理解音乐节奏、提高音乐欣赏能力,为以后的打击乐教学铺垫。

五、研究措施及方法

1、研究措施

A、借助幼儿身边常见的、熟悉的、自然的物体,通过与各感官的相互作用,去寻找发现自己周围的节奏,感受节奏的有趣与节奏美。

B、增强节奏训练的趣味性,激发幼儿对节奏活动的兴趣。带领幼儿收集旧材料来自己制作。让幼儿充分感知制作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兴趣,发展节奏感。

C、为幼儿创设了宽松的环境,由浅入深地引导幼儿创造、展示自己的个性。从为简单的乐曲伴奏(包括用肢体动作和用节奏乐器敲奏)发展到为儿歌、童谣、图片故事伴奏及用自制的节奏乐器模仿自然界的各种声响。

D、在不同的活动中找寻发现不同的节奏,感受节奏。

2、研究方法

A、献资料法:以新纲要为指导,收集有关与幼儿打击乐教学方

面的文献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后保存,供研究过程中随

时查阅,以保证课题研究的科学

性,前瞻性。

B、调查法:通过专家座谈、教研活动等方法,把握研究动态,

收集事实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实践依据。

C、行动研究法:各班创设音乐角,投放、调整有效材料。采取

多种手段进行实践研究,对准总目标,不断修正,以确保研

究的方向。

D、经验总结法:通过有目的的召开教研研讨会,观摩会等,积

极推广各班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有效经验,及时指导各班做

好阶段研究的资料积累工作。

六、本课题研究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时间为20083月)

贴近生活,让幼儿主动发现、感知节奏。

第二阶段:(时间为20084月)

寓教于乐,让幼儿理解、喜爱节奏。

第三阶段:(时间20085月)

展示个性,让幼儿用多种表现形式表现节奏。

第四阶段:(时间20086月)

将节奏和其他活动同步进行,并作出小结。

七、小结

一个学期的节奏训练,幼儿对节奏活动很感兴趣,在节奏活动中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和饱满的情趣,大多数幼儿不但能准确地准确得拍出教师给出得节奏型,由于对节奏地感受逐渐加深,情感更加丰富,自信心更强了,敢于表现自己,把情感表露出来。能创造性的运用身体等各种动作来表现,同时在运用节奏乐器演奏时能大胆地利用替代物。幼儿对节奏有了较好的体验,对各种节奏繁荣理解也有了进一步的加深,对于生活中的节奏变得敏感,节奏感有了很大的提高。

一、 贴近生活,感受节奏

生活中许多节奏,在我们的生活中发现它们的原型。教师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要引导幼儿利用身边的各种材料表现和美化自己的生活。幼儿借助幼儿身边常见的、熟悉的、自然的物体,产生最初的体验。让幼儿继续感受“嘀嗒嘀嗒”的走秒声、“丁铃铃铃”的电话声、“喔喔喔”的鸡鸣声等然后让幼儿尝试着模仿有时,还让幼儿比较两种不同的节奏,如:电话铃声与钟声,公鸡打鸣与狗叫声,大雨声与小雨声,自行车铃声与摩托车马达声等等,让幼儿发现生活中的节奏,感受节奏的有趣与节奏美。

二、 寓教于乐,喜爱节奏
        
兴趣是是幼儿学习的内在动力,教师要增强节奏训练的趣味

     性,激发幼儿  对节奏活动的兴趣。通常我们所说的节奏符号是

个简单的“X”而任何一种节奏型都是由若干个“X”与小节线、音值线这几个要素组合成。单靠这几个抽象的符号和教师的讲解示范,幼儿不感兴趣且很难理解和掌握的。为此,在认识节奏符号前,针对幼儿喜欢色彩鲜艳、生动活泼的玩具的特点我精心设计了一套小动物节奏卡;用鲜艳的卡纸作底板,小动物的头代替符号“X”,用小树当小节线,根据小动物的特征设计音值线。如:小猫卡 小狗卡 化简单抽象为直观形象,化单调枯燥为生动活泼,让幼儿通过模仿小动物的叫声练习相应的节奏型,他们非常喜欢,许多幼儿不用我提示便能很快唱出节奏,小动物欢快的叫声和小朋友愉快的笑声中,幼儿很快掌握了这些枯燥、深奥的节奏,并对节奏活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为以后的节奏活动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打击乐器是开展节奏训练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除了幼儿园为幼儿提供的乐器外,我还带领幼儿收集废旧材料来自己制作。如:易拉罐、酸奶瓶、金属瓶盖、沙子、小豆等来制作摇响乐器和敲打乐器,也可以用筷子、调羹、尺子、梳子等物品代 替。让幼儿充分感知制作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兴趣,发展节奏感。

三、 展示个性,表现节奏

节奏活动中,除了要引导幼儿感受节奏、喜爱节奏外,还要引导幼儿去表现节奏。以为节奏活动包括感受、理解、想象、创造等思维阶段,它对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及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我充分给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形式表现出来。我鼓励幼儿自由地选择身体的任何部位为乐曲伴奏,幼儿很感兴趣,有的拍手、跺脚,有的拍腿、打舌、拍肩等,在拍拍打打中发挥了极大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面对幼儿的这些创造,我都给予肯定、鼓励,并引导他们当众表现。在此基础上,我为幼儿创设了宽松的环境,由浅入深地引导幼儿创造、展示自己的个性。从为简单的乐曲伴奏(包括用肢体动作和用节奏乐器敲奏)发展到为儿歌、童谣、图片故事伴奏及用自制的节奏乐器模仿自然界的各种声响。尽管幼儿表现得十分雅拙,但都是真情实感的流露,体现了他们独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节奏训练的尝试,幼儿对节奏活动很感兴趣,在节奏活动中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和饱满的情趣。大多数幼儿不但能准确地拍出教师给出地节奏型,由于对节奏地感受逐渐加深,情感更加丰富,自信心更强了,敢于表现自己,把情感表露出来。能创造性的运用身体等各种动作来表现,同时在运用节奏乐器演奏时能大胆地利用替代物。幼儿对节奏有了较好的体验,对各种节奏的理解也有了进一步的加深,对于生活中的节奏变得敏感,节奏感有了很大的提高。

 

 

 

王美华

 

杭州市上城区三新幼儿园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浙B2-20090002  © 2006-现在 igrow.cn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杭州长河通信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