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天地 > 教师作品 > 内容

2014年度自主研修四个一——教育教学案例

发布者:干立红 日期:2015-07-15 访问次数:225

《当孩子拿了别人的东西怎么办?》

案例背景:

幼儿期的孩子把别人或幼儿园的小玩意儿拿回家,这与成年人的盗窃行为是不能等同而言的,这是因为幼儿对物品的所有权概念还不十分清楚,于是有时就会发生把别人或幼儿园的东西当成自己的东西,自然而然地拿回自己的家里。

案例描述:

近段时间经常发现老师放置在桌上的用来鼓励小朋友的小贴纸和一些孩子从家拿来幼儿园与朋友分享的小玩具会无缘无故的少了。一开始我还没有在意,只认为可能是自己没有数清楚。但有一次班上逸凡小朋友拿了礼物分享,中午的时候,有小朋友来告诉我:某某小朋友有两包。于是我叫来了某某问她是不是自己拿了其他小朋友的礼物。她说,没有。说昨天妈妈刚好也买了同样的。其实我知道孩子在说谎,但孩子既然已经编好说辞,如果硬说是她拿的,孩子可能会产生抵抗的情绪。于是我笑着把她拉到身前,亲切的对她说:看来小朋友都挺爱这份礼物的,平时在家也让妈妈买同样的是吗。某某小心的用眼睛看了我一下,点了点头。我接着说:如果有小朋友没有拿到,多可惜呀。如果你喜欢的东西丢了,你也会不高兴的。她没有回答我,但我想孩子心理可能发生了些许的变化了。

一次在晨间谈话中,我借着故事聊起了爱拿东西的行为,举的是别人的例子。让孩子们讨论,如果你遇到这样的事,你会怎么办?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讨论开了。有的孩子就立刻说,这不是?有的说,找警察叔叔来帮忙;有的说直接告诉爸爸妈妈;有的说让他不要上学了。各种说法都有。在孩子们讨论的过程中,我偷偷瞄了一眼某某,看到她没有表情的端坐着,但应该是在仔细听着孩子们的议论。后来,我有意识的让某某来想想好办法,她当时站了起来,有些意识到可能在说自己的行为,并没有回答我。

分析:

孩子的这类行为我们不能用成人来解释。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好玩,好奇心强,见到新奇的、喜欢的东西总是爱不释手,加上孩子们的思维总被想象所左右,不能够清楚地区分自己的别人的这两种概念,一不小心就会把别人的东西藏起来据为己有。组织幼儿开展类似有意义的谈话活动,帮助幼儿了解到这一不良的行为的危害,努力帮助幼儿纠正。在集体活动中运用一些故事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观念,学会自我管理。与家长多沟通,在平时的生活中更多的关注和关心幼儿,寻找合适教育契机,进行个别的教育。保持教育的一致性,指导家长运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幼儿,力求让孩子积极向上地成长。

 

 

陈梅

 

杭州市上城区三新幼儿园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浙B2-20090002  © 2006-现在 igrow.cn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杭州长河通信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