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天地 > 教师作品 > 内容

2014年度自主研修四个一----教育教学论文

发布者:干立红 日期:2015-07-14 访问次数:344

浅谈幼儿自主性游戏环境的有效创设

谢建庆

一、问题的提出:

托班是幼儿园的一个比较特殊的年龄段。托班的宝宝年龄幼小,生活经验相对缺乏。尽管对自主性游戏充满了兴趣,但是游戏发展的情节常常显得单一、贫乏。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身心发展水平、知识经验也不同,托班幼儿以无意注意为主,他们的思维方式依赖于直觉行动,在游戏中的表现为,思维离不开具体的材料和周围具体环境的刺激。所以培养托班自主性游戏的发展,环境是至关重要的一步。环境是儿童学习的“第三位老师”,儿童是在与环境的和谐互动中获得发展的。 

二、研究背景与研究目标:

1.通过环境的不同,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兴趣,提高幼儿自主性游戏的发展。

2.提供充足的材料,为幼儿的自主性游戏做好充分准备。

3.进一步建立托班幼儿自主性游戏的合作,以及规则意识。

三、研究对象与时间:

宝宝班全体幼儿

2015年3月——2015年06月

四、研究的步骤与措施:

第一阶段:3月—4月。丰富多样的材料,满足游戏需要

玩固然重要,玩具更为重要。”的确,幼儿常常能把身旁的某一物品假想成游戏材料来玩。如:把书本卷起来当作望远镜,把小椅子翻转过来当作马儿来骑,等等,可见现有材料对宝宝发展的重要性。幼儿通过亲自摆弄和操作去感知事物,增长知识经验,激发主动活动的动机,产生更高级活动的需要,从而促进身心的和谐发展。因此,我们提供恰当的游戏材料,不仅能使幼儿以此来开展游戏,还能拓展他们的游戏情节,激起他们积极游戏的欲望。 

    第二阶段:5月—6月新旧材料交替,激发幼儿的自主游戏的兴趣

新旧玩具和材料之间应保持一定的比例,有了大量的游戏玩具和材料,接着就有一个如何呈现、如何提供的问题。保持适度的新奇能引起认知的不平衡,激发幼儿良好的行为动机;相反,若一阶段或一次活动中所呈现给幼儿玩具和材料全是新的,或全是旧的,均不能促使幼儿保持良好的知识兴趣和操作动机。因此,要经常注意保持新旧玩具和材料的适当的动态性的比例。一方面,留下部分原有的玩具和材料,让幼儿带着新的想法使用以前使用过的玩具和材料,持续地发现、探索、游戏;另一方面,也可将旧的玩具和材料移至新的位置,以激发幼儿想出新的玩法;再一方面,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动态性的游戏过程,可以及时呈现新的更复杂的玩具和材料,以丰富幼儿的游戏情节和内容,鼓励不同层次、不同需要的幼儿更好地参与活动,获得社会情感和认知水平的提高。

五、研究的结果与成效

如何有效促进宝宝的自主性游戏发展是我们一直在努力思考的问题。充分发挥宝宝的自主性一直是我们提倡的教育理念。在实践中发现由于幼儿的生活经验有限,有时他们的游戏会停滞不前,这时老师的指导就尤为重要。我们应该是一个积极的引导者。合理引导对幼儿进一步开展游戏内容有着积极有效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环境可以说是不说话的引导者。幼儿的自主性游戏在与环境的和谐互动中获得发展的。通过细致的实践与观察,根据托班宝宝的身心发展特点,我们首先重点在环境创设方面下足了功夫,努力创设富有提示性和支撑性的环境,从而实际有效地推动宝宝的游戏发展。

尽管托班的宝宝年龄幼小,但每一天对他们来说都是新的,每一件事物都是他们在接触的不断累积的新经验。在日常生活中,宝宝们会积累与自身相关的不少经验,他们乐于表达和分享自己的这份经验、这份发现。因此,在自主性游戏中,尤其是“玩圈”、“娃娃家”这一类与宝宝生活息息相关的游戏,由于贴近自身生活,容易唤起宝宝的相关生活经验,受到了宝宝们始终兴味不减的欢迎。这些似乎熟悉而又相对陌生的情节在具体照片呈现形式的提示下,令宝宝找到了模仿的依据,进而从单一摆弄游戏材料渐渐发展到乐意模仿着。 

  这些形象直观唤起了宝宝日常生活中的已有经验,使得宝宝们能够有意识地加以模仿,并进一步由此发展游戏,起到了构建游戏发展支架,充分链接宝宝已有经验的作用。宝宝们的游戏情节更加丰富了,相应地,游戏体验也更加愉悦了。

在创设提示性环境,促进托班幼儿自主性游戏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尽可能地提供相关的素材,引领宝宝自主开发、自主选择。创设提示性环境,并不是主导孩子的游戏,而是帮助宝宝在充分模仿的基础上想象、拓展,丰富他们的游戏语言,促进托班幼儿游戏发展。因此,游戏的具体开展并不一定要按我们的预期发展。但我们相信,有“输出”,必得先有“输入”,对于托班的宝宝而言,这样具体形象的环境创设是引子,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幼儿下一步的发展会由此而拓展。

 

 

杭州市上城区三新幼儿园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浙B2-20090002  © 2006-现在 igrow.cn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杭州长河通信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