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好月圆,情满中秋——记三新幼儿园中秋活动
秋已至,一缕桂香。
醉芬芳,月上中秋。
2021年9月21是中秋节,那么你们知道八月十五为什么要叫“中秋”呢……
原来“中秋”的说法,大有来历:根据我国历法,农历8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为中秋。中秋节也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始于唐代初年,盛行于宋代。
除了中秋外,这个阖家团圆的节日还有许多“别称”,如: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
西湖十景之一的三潭印月,三潭原指北宋时期苏轼为标识湖中禁植区所立的三座石塔,现为明万历年间遗存。在晴朗月夜,月、塔、湖相互映照。据说在中秋之夜,西湖会出现33月亮呢!
古时中秋之夜,人们会乘船到达西湖的三座石塔边,在每座石塔中心点上一只蜡烛,远看像月亮一样——
而每座石塔有5个洞,那么就是5个月亮——
三座石塔总共可以映印出15个月亮——
加上石塔在水中的倒影——
就是30个月亮啦!
且慢,还有3个月亮在哪儿呢?1个是天上的真月亮——
1个是湖中倒影——
最后1个呢,是游人的心中之月——
幼儿园飞孩子们通过“听中秋、画中秋”的方式度过了中秋节。老师们用惟妙惟肖的语言讲述中秋节的传说故事,孩子们在故事中发散想象、增长知识,感受到浓厚的传统节日文化。孩子们通过涂涂画画、剪剪贴贴,小小的巧手变出了大大的月亮、活泼的月兔。看,孩子们用自己稚嫩的小手描绘出一幅幅精美的画面,用绘画的形式加深了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
天涯共此时,共赏一轮月,
明月寄相思,祝福传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