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度自主研修四个一---教育教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文:《上学下带促发展》
陈利花
随着“结网互动、优势拉动、整体推动”网络化管理模式的深入发展,我园与名牌园及乡镇园的关系也愈来愈密切,在与他们的有机互动中,我园及乡镇园无论从管理理念、教师成长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具体通过下面的几个例子阐述一下:
一、上学先进,打造特色
“泰山不择土石,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拒细流,故能就其深。”我园非常重视教师的培训学习,凡是上级组织的参观培训活动,总是选择合适的老师参加,幼儿园也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自行组织交流学习,每年都要派出教师赴上海、青岛、济南等全国各地市参观学习。
(一)确立传统文化教育特色。特色是立园之本,放眼参观过的各个幼儿园,都有自己独特之处,济钢幼儿园是体育特色、淄博三幼是健康特色、耀华幼儿园是阅读特色,而我们的特色是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积极讨论切实可行的方案,最后,结合我园地处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凤凰城,我们将“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确立为本园的教育特色。
(二)以儿童传统游戏为主阵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通过淄博三幼、济钢幼儿园的参观,也充分证实了孩子们在游戏、运动中的快乐。恰巧我园申报了董旭花教授主持的《学前儿童游戏之多元价值开发的实践研究》之中的《儿童传统游戏现代意义挖掘》课题,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便利,在教学中实践、反思、成长,真正做到为了教学而研究。
儿童传统游戏的挖掘与推广工作中,结合传统游戏材料简洁、不拘场地、简便易玩等特点,我园将儿童传统游戏纳入幼儿园课程,确立了“寓儿童传统游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教育思想,并通过素材征集、素材筛选、素材分类三步做好了素材的挖掘与整理工作,采取阶段项目与民间小游戏相结合、室内游戏与户外游戏相结合、随机游戏与集体游戏相结合、当地民间游戏与民族传统游戏相结合等“四个结合”的组织思路,将儿童传统游戏有序地融入幼儿生活。最为重要的是怎样让传统的游戏适应现代的幼儿,在这方面我们从游戏的活动材料、场地布置、玩法规则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编与创新,使其更符合当代儿童的发展所需。现在,儿童传统游戏已成了我园一道亮丽的风景:孩子们排成长长的队伍簇拥在老师身后,大呼小叫地躲避着老鹰的追击;和着清脆而欢快的节奏、摆动着轻盈优美的身姿,孩子们在竹阵中穿梭跳跃;有时他们会三五成群玩踢毽子、跳大绳,有时也会两两结伴在僻静的地方玩翻绳、打个子、下四顶;还时常见到小手挽着大手,亲子在民间游戏区一起“温习”刚刚学会的游戏。“玩传统游戏”已成为孩子们的一种不自觉行为。
(三)将戏曲、传统节日、古诗词、经典故事等传统元素吸纳进来。受耀华幼儿园传统戏曲教学活动的启发,我们开始了对传统文化深入骨髓的挖掘和研究,将传统戏曲、传统节日、古诗词、经典故事等传统文化中颇具影响力和具有现实意义的元素纷纷引入课堂,让孩子们在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获得提高。在戏曲的学习中,我们把县吕剧团的演员请到园里,让他们穿上戏服现场表演、现场指导,激发了孩子们对家乡戏的兴趣,孩子们兴奋的学习手眼身法步,还尝试画和创作各种脸谱,在愉快的氛围中拉近了与戏曲距离;中华民族有许多传统节日,这些节日的习俗和庆祝方式表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传统。因此我们把传统节日教育活动作为幼儿园的一项重要工作,伴随每日教学活动深入了幼儿的生活。如正月十五元宵节,师幼一起吃元宵看花灯;四月五日清明节,带领孩子们到户外春游、踏青、祭奠祖先;五月五日端午节,和孩子一起包粽子、吃粽子、戴五丝、纪念爱国先人屈原。在这些节日的庆祝活动中孩子们感受到了亲情、友情、恩情;古诗文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艺术的瑰宝。我们在全园广泛开展了以“唱诵古典诗词,感悟传统文化,提升文化素养”为主题的古诗词唱诵活动,结合季节、节日,对通俗易懂、脍炙人口的古典诗词进行唱诵。
(四)拓宽思路,谋求发展。受淄博三幼拓展有限空间的启发,我们本着“盘活资源,变不可能为可能”的原则,大胆利用边角地带设置幼儿活动器械,拓宽活动范围。如利用拱形葡萄架两端安装了秋千、吊环、爬杆、爬绳等体能训练器械,进行“空中运动”,孩子们可以进行攀爬、悬挂、翻转等高难度动作;利用拆卸下的暖气管设计制做成高低杠,进行“平衡运动”,孩子们可以通过在上面进行支撑、站立走、挑担等各种动作的训练,培养勇敢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运动技能;购置新兴玩具水上滚筒和手摇船,进行“水上运动”,让孩子们在行走、手摇等克服水阻力的游戏中,愉悦心境、强健体魄;用黄土堆起小山、打通隧道,进行“钻爬运动”,让孩子们玩竞赛爬山坡、勇敢钻山洞等探险性的游戏,既锻炼体质,又磨练意志;利用木材制成能转动的古老水车,进行“水车运动”,让孩子们尽情享受身体与水的亲密接触,在感受速度与水流关系的同时,培养探索科学的欲望。
正确的理念引领为我园的发展注入了不竭的动力,幼儿园办园水平不断提高、特色更加突出、教师素质更加过硬